首页 > 旅游 >

绵竹:“靠山吃山”走出旅游发展新路子

发布时间:2024-01-11 09:28:25来源:网络转载
中新网四川新闻1月10日电 (周韵)近年来,绵竹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围绕生态发展,推动产业转型,探索出美丽乡村的蝶变之路。

老矿村迎来新变化

在清平镇盐井村村民谢德勇的“山货坊”中,前来购买山腊肉、香肠的游客络绎不绝。“现在挣钱轻松多了,前些年的这个时候,我还在井底灰头土脸地挖矿。”放下矿镐,谢德勇拿起祖辈传下来的山货制作手艺,自产自销,还带动了周边村民养殖生态猪,采摘竹笋、野生菌等,加工制作成干杂食品,将山货做成了当地的品牌。

过去,清平镇因磷矿而兴,家家户户的收入来源几乎都与矿有关。彼时的盐井村,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后来,为保护生态环境,大大小小的矿场相继关停。2017年,靠矿谋生的盐井村人“失业”了,盐井村未来的谋生之路在何方?答案就是转型发展。

清平镇将目光瞄准了天然禀赋的山水资源以及羌汉文化等优势,决定让“矿区变景区、家园变花园、颜值变产值”,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通过这几年的发展,昔日的泥石流遗址和矿场料坑上,“钻”出了彩色的民房、星空泡泡屋、特色民宿,跑起了浪漫的观光小火车,打造出金色的童话世界,一个文旅新地标拔地而起,实现了从以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增长的“靠山吃山”,转变为通过保护环境来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发展质量的“靠山吃山”。

绵竹民宿。 绵竹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原金花镇有着丰富的矿山资源,多年来,炸山采矿曾是当地村民的生存之道。随着九顶山自然保护区探采矿权清理整顿工作的快速推进,金花镇走到了转型发展的十字路口。

2015年下半年,原金花镇紧紧围绕“生态乡村旅游”发展定位,以乡村民宿旅游为纽带,带动观光农业、商贸餐饮等新兴产业发展,打造了康养民宿旅游新名片。

民宿里开满“幸福花”

从“挖山”到“护山”,绵竹美丽乡村生态底色愈发浓郁,独有的田园乡情化作了“诗与远方”,吸引了无数游人陶醉山水,与大自然来一场回归式融合。

“今年夏天,客人是一波接一波,收入十分可观。”广济镇云盖村村民杨玉华曾是一名矿工,矿山关停后,他便失业了。前几年,在村干部的鼓励下,杨玉华将房屋改造成了特色民宿,因其服务热情,生意一直不错。2021年底,杨玉华打造以深度体验优质旅居产品和分享本土文化为主的2.0版高端民宿,并积极推广民宿“私人化”“订制化”服务,让越来越多的客人愿意“为一间房,赴一座城”。

云盖村是绵竹乡村民宿起步最早、发展最快的地方。近年来,随着游客的增多,40家大大小小的民宿如雨后春笋般在云盖村崛起。为推动民宿产业品质化、集群化发展,云盖村积极引进社会资本,聘请民宿建设专业团队,规划建设了一批精品民宿,壮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主体,推动民宿产业链不断延伸,不仅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更走出了一条充满绵竹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

游客在民宿中休憩娱乐。 绵竹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走进清平镇850矿工主题民宿,蓝白相间的外墙,清新素雅的内饰,房间里点缀的矿工元素,配上庭院里怀旧的矿井与矿车风貌,“怀旧”趣味十足。民宿负责人谢芬昌泡上一壶清茶,正陪着远道而来的客人闲话家常。

“自矿井封停后,我们一家人就没了收入来源。既然发展民宿,就要做到最好,留住更多的游客。”这几年,口碑带来回头客,谢芬昌也积累了更多的民宿经营之道,时常组织村里的民宿业主们交流提升经营能力。

如今,清平镇从事餐饮、住宿等产业的村民达1000余人,兴办农家乐、民宿达200余家,年接待游客量达60万人次,高峰期日接待游客量达1万余人次,获得德阳市乡村振兴先进乡镇、第二批天府旅游名镇等荣誉。(完)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