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山西运城小山村里的“零碳”生活

发布时间:2024-06-06 09:23:36来源:网络转载
央广网运城6月5日消息(记者张洁 郎麒)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庄上村是一个人口不足千人的小山村,但村子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夏商。千百年来,庄上村人烧火做饭、下地种粮,从未想过自家的屋顶有啥用,更没想到自己的生活会与“零碳”紧密结合。2023年4月,庄上村被全球环境基金、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农业农村部授予“中国零碳村镇示范村”。同年12月,荣获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能源转型变革者”奖项,成为全球28个入选项目之一,同时也是中国5个入选项目之一。

屋顶光伏板改变了庄上村村民的生活(央广网记者 郎麒 摄)

这个小山村能源转型变革的奥秘是什么,村民又如何成为“零碳”生活的参与者和受益者?6月2日,记者走进庄上村村民张平定家中,他的老伴在厨房中忙着做午饭,电磁灶、油烟机、电饭锅一应俱全,客厅里孩子们正津津有味地看电视,空调送来阵阵凉意……在屋顶上一排排光伏板的助力下,这个四口之家实现了“用电自由”。

2021年,中国电力、国家电网、南京国臣直流配电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在庄上村开展了农村“光储直柔”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和商业示范,利用71户村民自建房屋顶安装光伏板,光伏电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实现了炊事、清洁取暖和交通的全电气化。“张平定家安装了24平方米共8片光伏组件,产生的电足够一家人日常用电需求,多余的电还能储存到储能柜里,在日照不足时满足两到三天的用电量。”国臣直流配电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员刘江涛介绍说。

村民使用“直流电”做饭(央广网记者 郎麒 摄)

小小一片光伏,让村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以前村里连个路灯都没有,用电更是怕贵,家用电器也舍不得添置。现在村子大变样,自家就产电,用电不心疼了。”正在村边麦场上晒麦子的刘大娘对记者说。麦场旁就是村里的光伏车棚,村民的电动车、电动农机具都可以在这里充电。刘大娘介绍:“以前我用加油的三轮车,加10块钱油能跑20公里,现在换成电动三轮车,直接充电就可以了。”

2023年4月,庄上村被全球环境基金、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农业农村部授予“中国零碳村镇示范村”(央广网记者 郎麒 摄)

光伏项目盘活了村里闲置的屋顶资源,让村民家的屋顶不仅能省钱还能赚钱,更让村民成为国家“零碳”目标的参与者。据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庄上村通过71户村民屋顶和废旧荒地建设“光储直柔”系统,全年发电约280万度电,除去村里自用约40万度电,向城镇供电约240万度。村民通过出租屋顶参与光伏发电,租金收入平均每年每户超过1200元。项目每年降低燃煤耗费800吨,削减二氧化碳排放约2500吨。据悉,全村剩余的160多户村民将于2027年加入这一系统,实现“光储直柔”全村覆盖。

在81岁村民张保民家大门上,“能源革命先行户NO.1”的牌子特别醒目。他是2019年庄上村首批进行能源革命的村民,早早就成了“零碳户”。谈起“零碳”生活,张大爷感触颇深:“过去做饭、取暖用蜂窝煤,弄得到处是黑烟还不安全。现在用这个电,又安全还不要钱,冬天用电加热石墨烯取暖器取暖,家里暖烘烘,好处太多了。我们村民就是好技术的受益者。”

圣天湖风景如画(央广网记者 郎麒 摄)

站在庄上村远眺,不远处就是黄河和国家级湿地保护区圣天湖,每年都有上万只大天鹅在此云集越冬。时光流转,古村一直守护这份自然之美。如今,通过“光储直柔”向太阳要能源,古村的“守护”有了新的方式,村民在更加便捷舒适的田园生活中,绘就以“零碳”守护绿水青山的生动画卷。

(责编:刘洋、李琳)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