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让“生活垃圾不落地”变成现实

发布时间:2024-04-03 10:18:10来源:网络转载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3月22日一大早,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唤醒了龙马集镇。动听的音乐来源于龙马集镇保洁员李红驾驶的垃圾收集电动车,听见音乐后,居民便走出家门,将装好的生活垃圾投放到车上。

这是推动恩施市龙凤镇带水河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建设的内容之一,也是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引领和美乡村建设的一次变革。

2023年,恩施市龙凤镇带水河小流域综合治理被列为全省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之一。为改善乡村环境,恩施市城市管理部门联合龙凤镇政府开始推行“生活垃圾不落地”试点。

龙凤镇科学合理划定垃圾分类设施设置点位,结合“退桶进院”,撤出道路沿线垃圾桶,增设垃圾分类屋、垃圾分类亭和分类果皮箱。目前已安装160组垃圾分类亭,设置果皮箱80个,动工建设垃圾分类屋10个。

垃圾清运,做好源头收集和终端处理是关键。

每天上午7点至9点、下午6点至晚上8点两个时间段,保洁员都会上门收垃圾。龙凤镇在龙马集镇配备8名垃圾收集员、4台电动收集车、4台人力清运车,实行定时上门收集垃圾、集中转运处理模式。

“刚开始,大家都不太理解上门清运的模式。”李红说。

观念转变绝非一日之功,要让“生活垃圾不落地”变成现实,龙凤镇有自己的“金点子”。

恩施市城管执法局和龙凤镇的工作人员进村入户,通过40余场群众会、院坝会,为村民讲解垃圾收运体系,并在公路沿线张贴环卫标语,“美丽庭院”“积分制”“红黑榜”这些关键词渐渐印在村民的心坎上。

“这种垃圾投放办法挺好,既卫生又方便。”龙马集镇居民蔡先生说。

村民先给垃圾分类,保洁员逐户上门收集,然后送到镇上的垃圾中转站进行分拣、压缩,再由专用垃圾车运到城区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至此,“生活垃圾不落地”流程全部完成。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市转运的垃圾转运模式逐渐形成,现代文明理念和绿色生活方式在龙凤镇生根发芽。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