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江苏:多措并举,助力残疾人共享美好生活

发布时间:2024-03-08 09:22:24来源:网络转载
3月6日,江苏省加强残疾人证管理工作任务部署会在徐州召开,对全面实施《江苏省残疾人证管理实施细则》进行动员部署,该细则将于4月1日正式实施。《细则》优化了残疾人证申请受理、残疾评定、制证发放的流程,精简了办理步骤,压缩了办证时间,明确要求残疾人证新办自受理之日起20个工作日办结。

近年来,江苏省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保障工作,聚焦残疾人就业、教育、康复等领域,不断解决民生突出问题,全面推进残疾人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为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资金保障,助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镇江扬中市在保障残疾人事业发展上做出诸多努力。扬中市财政局积极做好残疾人资金保障工作,不断解决民生突出问题,进一步增强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扬中市目前共有持证残疾人9168人,共成立14家“残疾人之家”、6家残疾人就业帮扶基地、7家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1家创业孵化基地(电商)。其中,残疾人托养机构服务残疾人177人,包括寄宿制托养28人,居家服务149人,市财政分别给予350元/月、300元/月的补助。

2023年扬中市共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1660万元,残疾人康复救助专项补贴250万元,“残疾人之家”补贴62万元,残疾人就业补贴70万元,残疾人托养服务补贴47万元,其他残疾人事业发展补贴90.5万元。

下一步,扬中市财政局还将持续加大专项资金统筹监管力度,切实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努力提高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推动扬中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

就业为本,共圆残疾人士就业梦

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残联共同启动2024年就业援助月。以“就业帮扶 真情相助”为主题,江苏各地陆续推出集中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城镇零就业家庭成员、残疾登记失业人员尽快实现就业创业。无声咖啡店、机器人炒菜馆、“天使餐厅”……不断推陈出新的新渠道,为残疾人拓展了不一样的就业空间。

在保障残疾人就业方面,南通市做出表率。2024年2月,为进一步提升南通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改善残疾人就业状况,促进残疾人就业,南通市印发《南通市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办法》紧紧围绕“关心支持残疾人就业事业发展”和“全面提高残疾人按比例就业管理与服务水平”两个重点。

在全国2023年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基地的名单中,南通2家用人单位入选,分别是奥托立夫(中国)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和南通双弘制线有限公司。

奥托立夫(中国)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成立当年安置2名残疾人,目前残疾人在职138人,为残疾员工融入社会、更有尊严的生活,提供了可靠的保障,目前是南通市安排残疾人数最多的,也是全省唯一拥有残疾人协会的企业。

南通双弘制线有限公司现有职工190人,其中残疾职工63人,是一家专业生产中高档化纤纯纺、混纺纱线的棉纺织企业。该公司坚持发展不忘回报社会,尤其是对残疾人员的关爱和扶持,每年都会吸纳3至5名周边乡村的残疾人员进企业工作。

聚焦康复,助力残疾人共享美好生活

2024年3月3日,为积极响应全国爱耳日的号召,南京市残疾人康复中心携手江苏省儿童发展研究中心、鼓楼医院以及立聪堂等机构,共同策划并举办了一系列以“科技助听,共享美好生活”为主题的公益活动。

活动当天,鼓楼医院的钱晓云主任为听障人士带来了一场全年龄段全生命周期的耳和听力保健公益讲座。钱主任详细讲解了听力残疾的预防、常见食药品对听力的影响以及耳保健操等实用知识。同时,立聪堂的助听器验配师也分享了如何科学选配助听器的相关知识,为听障人士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此外,南京鼓楼医院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杨烨以及省儿童研究发展中心的专业人员还组织了人工耳蜗调机与效果评估活动,为本市户籍的人工耳蜗植入儿童提供了专业的服务。

通过一系列活动,南京市残疾人康复中心旨在提高公众对听力健康的重视,并为听障人士提供实际的帮助与支持。

此外,苏州市为助力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也做出努力。《苏州市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实施办法》于今年3月1日正式施行,《办法》共五章三十八条,主要包括完善残疾预防和康复工作机制、健全残疾预防工作体系、保障康复服务的有效供给、完善服务保障措施等内容。

2024年以来,为了使有需求的残疾人能提高康复效果,太仓市各镇(街道)残联联合辖区医院免费为残疾人提供各类康复指导和中医服务等,这些“家门口”的保健医生,让残疾人有所“医”靠。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