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乡”约山海⑧】一颗酸柠檬,种出村里的甜生活

发布时间:2024-03-06 09:20:41来源:网络转载
始于浙江经验

开创乡村振兴探路先河

植根巴蜀大地

奏响天府粮仓奋进凯歌

山乡巨变的锦绣画卷中

他们是领路人 奋斗者

城乡融合的时代问答里

他们是思考人 对话者

山海“乡”聚,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2024年全国两会,四川新闻网携手浙江在线,联动川浙两省14位村支书全国人大代表。跨越2000公里的时空距离,听代表们畅谈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发展经验,共话乡村全面振兴。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安岳县隆恩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艳英 记者摄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成都3月5日讯(四川新传媒集团全国两会特别报道组记者 许雨珂 摄影报道)“去年,我们村成了全县首个实现集体经济收益分红的村,为2513位村民分红了9万多元。”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安岳县隆恩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艳英向记者自豪地说道。

全国两会前,记者走进隆恩村,一幅乡村振兴和美画卷映入眼帘:田地里,成片的柠檬长势喜人;村里的农家乐生意火热;颐和康养中心内能看到老人们幸福的笑脸……据了解,这些产业都有村集体经济的股份。

23年前,刘艳英毕业后就考取了安岳县大学生村官。她扎根隆恩村20余年,带领村民们脱贫致富奔小康,隆恩村先后获得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荣誉。

隆恩村所在的安岳县是著名的中国柠檬之都,刘艳英自然也带领乡亲们借这股东风搞起了柠檬种植产业。目前,隆恩村全村柠檬种植面积近2000亩,年产量超800万斤,年产值超500万元,成为了全村的主要特色农业产业。

隆恩村

“这几年,我们一直在做的工作是将单户果农的柠檬园交由合作社统一管理,提升柠檬规模化种植水平,同时聘请专家对农户进行指导,提升柠檬种植质量。”刘艳英说。“质量起来了,洽谈合作的客商也越来越多。让隆恩村的柠檬‘出海’,一直是我的梦想。”

刘艳英介绍,目前隆恩村正积极引进优质企业,做好柠檬种植、乡村旅游、餐饮娱乐和康养休闲4大产业,“我们想植入网红IP的理念,把村子打造为一个城市近郊农旅网红打卡地,既能推动全业态绿色可持续发展,也是千方百计提高村民收入。”

“比如说‘赏柠檬花、摘柠檬果、观柠檬景、吃柠檬宴’的乡村旅游项目,就是依托于我们村的柠檬种植产业而量身打造的。”刘艳英说,成安渝高速和安岳大道通车后,隆恩村环境和地理位置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特别是这两年,外来旅游的人也越来越多。

刘艳英在柠檬果园内调研

“最近几年,村里陆续有不少学美术的学生成群结队地来写生,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刘艳英笑着说,这得益于农村人居环境的持续改善,“柠檬结果了,村里的路宽了,房子漂亮了,游客自然也多起来了。”

刘艳英表示,村里接下来将在现有的7个村集体经济项目基础上,成立安岳县隆恩集体经济管理有限公司,盘活村闲置阵地、水塘等闲置资产,以资产入股康养企业和柠檬加工企业,让村民变“股民”,共享发展红利,力促村集体经济年收益突破30万元。

刘艳英收集完善两会建议

村子越来越好,返乡创业、就业的人也就越来越多。刘艳英听取了不少乡亲们的建议。比如,现在有很多乡贤以及退休人员想回农村建房、购房,扎根村里建设家乡,怎么解决他们在村里购房或建房合法化的问题?一年过去,刘艳英的调研笔记里,多了一项吸引更多人才“凤鸟回巢”、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计划。

“我们村要振兴,就要回引人才。同时,也要守住乡愁韵味,解决好返乡下乡创业人员的用房建房问题。所以这次的两会上我提了个建议,以乡情为纽带,通过宅基地特殊资格改革权,来解决他们的居住问题。”刘艳英表示。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