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江苏南京:扮靓背街小巷 幸福居民生活

发布时间:2023-11-08 09:33:30来源:网络转载
坚持“一巷一策”“一户一案”整治提升

扮靓背街小巷 幸福居民生活

南京玄武区香林寺路经过整治成为精品街巷,道路两侧人行步道、跨河栈桥等人文景观逐一呈现,为市民提供宜居、宜游、动静结合的游憩空间。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南京玄武区香林寺路经过整治成为精品街巷,道路两侧人行步道、跨河栈桥等人文景观逐一呈现,为市民提供宜居、宜游、动静结合的游憩空间。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顾小萍 孙琳

背街小巷虽然“背”而“小”,却是普通百姓生活的空间场所,直接关系到城市生活的宜居性、舒适性、便捷性。

今年以来,按照南京市委、市政府城市精细化建设管理工作要求,南京市城管局紧扣民生热点难点,着眼城市环境和人居品质提升,坚持“一巷一策”“一户一案”,突出“洁、净、平、亮、序”5个方面,持续推进200条背街小巷整治提升工作,着力营造“设施齐全、环境优美、交通顺畅、管理有序、安全文明”的背街小巷。

在11月7日上午南京市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南京市、区城管部门通报了2023年南京市街巷精细化更新情况。截至目前,南京市已完成180条背街小巷整治任务,并打造了26条精品特色街巷、5个美丽街区。

怎么整?坚持“一巷一策”“一户一案”

小街巷,大民生。“推进200条背街小巷整治提升,持续提升精细化建设管理水平”,是南京市年初确定的民生实事重点任务之一。

如何让200条背街小巷“焕新归来”?南京市城管局副局长王竞宇介绍,年初出台的《2023年南京市背街小巷精细化整治提升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整治的目标、原则、范围、标准、内容和方法步骤,重点围绕深化门前三包、拆除违规户外广告、美化沿街围墙围挡、规范店招标牌、清洁建筑立面、优化景观亮化、整治占道经营、有序停车管理、做好环卫保洁、严控违法建设等10个方面开展整治提升工作。始终把设计作为街巷整治的重要举措,注重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仅坚持“一巷一策”,针对不同街巷特点,设计制定街巷整治提升方案,还坚持“一户一案”,根据不同建筑风格、不同经营业态,对店招标牌进行个性化设计。针对不同街巷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形成初步整治提升方案,采取上门听取意见,召开方案研讨会、居民议事会等途径,广泛征求居民和商户的意见建议,群策群力,共商共治,进一步优化整治方案,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

整得怎么样?180条街巷“焕新归来”

“南京背街小巷众多,通过区分精品街巷和普通管理类街巷,区分更新改造项目和管理类提升项目,灵活采取微改造、微更新、微景观和管理模式手段创新等多种形式,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分类推进,实施‘小规模、渐进式’微更新、微整治。”王竞宇介绍,截至目前,南京市已完成180条街巷精细化整治提升,并通过特色化、精品化设计,重点打造了玄武区香林寺路、秦淮区蓝旗街、建邺区凤栖路、鼓楼区金银街等26条精品特色街巷。同时,注重放大精品街巷的规模效应和示范效应,由点及面、串点成线、连线成片,创建了江北新区牛牛街至芯味广场街区、鼓楼区水木秦淮街区、雨花台区乐乐街街区、江宁区“硅巷”街区、溧水区通济街街区等5个美丽街区。

记者近日走进这一条条“新”街巷、一个个“新”街区,绣花般的精心、细心和巧心可谓体现在每一个细微改变处。

从北安门街走进香林广场,便见一片开阔的绿地。细细看,一块块石板上,镌刻着香林寺的历史过往。从广场沿阶而下,沿着蜿蜒的步道一路向前,亦是满眼的青绿。一块古色古香的路牌上“解说”着绿茵步道的“前世今生”——香林寺沟两侧曾经均为低矮破旧的板房和破砖砌筑的建筑,无下水设施,生活污水全部直排下河,生活环境极差。改造后,香林寺沟沿岸两侧建成1.6公里滨水休闲步道,沿线景观丰富,供周边市民健身、休闲……

“以往街巷整治,多为大投入的工程类建设,今年则是以‘微整治、微更新’为工作思路,以精细化管理为目标,以解决群众诉求为导向。结合南京市城管局街巷功能分类试点任务,我们提出了‘标准先行、分类整治’的工作思路,立足街巷实际功能,将全区街巷分为4个大类,即通行类、生活类、商业类、景区窗口类,针对不同功能定位制定相应整治标准和实施方案。今年香林寺路整治,就是这一思路的具体体现。”玄武区城管局副局长赵军介绍,香林寺路,因道路内的“香林古寺”而得名,借着香林寺沟片区整治契机,在充分调研走访后,将香林寺路归纳为窗口类背街小巷进行整治,结合街巷历史渊源和实际现状,总结提炼出“香”字这一核心点,由此拓展出“3个香”的街巷整治思路。

其一,环境“香”。河道、道路沿线设置多样化绿岛,结合亭、廊、桥等微景观建设,营造鲜花常在、四季常青的街巷风貌,让整条路“香”起来;其二,河道“香”。以河道治理为重点,切实提升水体品质,让香林寺沟由“臭”变“香”;其三,生活“香”。精心打造的香林广场是一个集休闲健身、文化娱乐、双拥共建等多元功能为一体的公共活动场所,让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香”起来。

入口处,复古道闸、绿皮车厢、“南京南—快乐”的火车站牌,让人有种穿越到上世纪80年代的感觉。绿皮车厢内陈列的是百年历程的铁路记忆——1883年,唐山出现了中国组装的第一辆铁路客车 ……往里走,沿街两边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摊位,奶茶、小吃、鲜花、文创等可谓应有尽有。这是位于雨花台区南京南站商业中心喜马拉雅街区的乐乐街,10月27日傍晚,街区一亮相,便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打卡拍照。

雨花台区城管局副局长文健介绍,乐乐街周边居民约4500户、商铺约110家。改造前,街区由于主题不够鲜明、商业宣传不足、标识标牌特色缺失等原因,人气较弱,周边居民、乘车旅客无处休闲、购物,造成了资源浪费和商业配套匹配缺位。在充分听取街区商户、周边居民、属地社区、公众委员的意见建议后,达成了一致的整治目标——即打造具有“特色、活力、烟火气”特征的美丽街区。

街区以“快乐”和“火车”元素为主题,对门头店招、户外标牌、亮化设施等更新升级,在整个街区融入黄色笑脸形象,营造快乐向上的街巷氛围;通过设置火车车厢、火车轨道、站台标牌等小品,营造置身于火车站的场景,与南京南站地域特色相得益彰,让该街区成为南京南站片区的新地标和打卡点。街区打造过程中,听取采纳周边商户和居民的建议,对改造方案进行了多次调整,并牵头公众委员、街道、社区、物业、商户和居民代表共同组建“乐乐街共助会”,定期召开议事会,了解各方面需求,充分沟通交流,增强周边居民、商户的凝聚力。

怎么管?常态长效+融合管理

近年来,南京市每年推动整治的背街小巷数量都是以三位数计。如何让“焕新”的背街小巷“常新”?南京市不断探索,打造常态长效的融合式管理。王竞宇介绍,按照通行类、生活类、商业类、景区窗口类4个不同功能,南京市2611条街巷被重新划分定位,并制定了精细化管理标准,创新健全背街小巷管理制度机制。

一方面,按照新颁布的《江苏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分类签订南京市容环卫(门前三包)责任书、建立街巷管理自治联盟、实施“绿黄红”分级管理,引导商户、居民发挥主人翁意识,进行自治式管理。

另一方面,落实定人定岗,加强片区巡查,采取街道(镇)自查、区普查、南京市城管局抽查三级联动的方式,加大常态化巡查力度,建立问题菜单派发、问题整改反馈和跟踪销账机制,切实通过常态化、闭环式的巡查整改,多位一体,共同营造干净整洁、秩序井然的街巷环境。

“接下来,将结合城市更新,持续推进背街小巷整治提升。深挖街巷的历史文化传承,坚持‘一街一策’,采取精雕细琢措施,优化沿街设施改造,打造更多精品特色街巷。注重整合片区资源,统筹设计一个片区内的街巷整治方案,由线及面,优化空间形态、完善便民功能、提升环境品质,创建更多美丽街区。”王竞宇表示。

为每一条小巷注入内容和活力,让每一位市民都能在家门口享受城市的繁华和便利,是城市治理的应有之义,也是城市治理的不懈追求。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