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协同创新推动京津冀职教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4-06-04 09:29:59来源:网络转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多次在京津冀地区考察调研,就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求、推动三地协同发展给出关键指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进各项工作,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职业教育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实施十周年之际,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天津市教育委员会、河北省教育厅联合发布《关于成立京津冀职业教育改革示范园区的通知》,提出按照“改革先行、聚合创新、协同发展”的理念,构建央地互动、区域联动协同平台,以教育协同创新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迈向更高水平,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近几年,京津冀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资源共享上呈现多样化发展的特征,开展了职业教育联盟、实践创新中心以及职业教育协同工作载体的合作。总体而言,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经历了启动、倡导、试验、规模发展、全面发展、内涵建设等阶段。目前,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开始了战略实施、攻坚发展。因此,如何加速推动京津冀地区职业教育高质量协同发展,推动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一体化,是当前职业教育领域需要给予重点关注和有效解决的一个问题。

完善协同发展顶层机制,推动实现互鉴、互联、互信

京津冀三地职业教育发展各具特色和优势,应充分发挥各地优势和长板,加强顶层设计,把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与职业教育发展统筹规划,以机制创新促进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综合运用职业教育宏观政策引导作用。

一是天津、河北可借鉴北京充分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职业教育发展理念和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立足本省市城市功能定位、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发展领域的职业教育发展格局;北京、河北可充分借鉴天津在以职教集团为主体推进跨区域校企融合发展中的经验,提升校企协同育人的深度和广度。

二是鼓励京津冀三地在政府推动和参与下,优化专业设置,解决专业同质化问题,推动三地在课程开发、教学组织实施、实习实训等环节进行充分沟通,以提升三地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三是推动建立互信机制。互信是京津冀三地政府、职业院校、企业协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例如,推动三地职业院校之间实现学分互认、资格证书衔接、顶岗实习成绩转移等政策。

探究互相引进、激励、共建机制,推动优质职教资源共享

一是积极鼓励三地优质师资、先进教学设备、实践基地等优质资源同时向三地开放,推动三地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集团化办学等方面实现跨地区协同育人,例如,建立师资培训、实习基地培训、学校教学管理岗位教师挂职交流等长效发展交流机制,推动实现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共享。

二是对于本省市产业发展需求中,开设专业无法满足招生需求、培养需求的职业院校,可以有计划地扩大其他省份招生规模,或是从全局战略性规划跨省市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在不同行业、部门之间进行资源调整、优势互补,使职业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利用,提高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以解决产业刚性需求的高技能人才不足的问题。

三是制定合理有效的职业教育资源共享长效激励机制,对三地资源共享中发挥作用、贡献较大的职业院校,从财政支持、企业税收减免、招生名额增加等方面给予鼓励和优惠政策。

推动职业院校联合办学、跨校区建设,走向纵深合作发展

一是进一步细化京津冀地区职业院校联合办学保障机制、激励机制、合作育人机制,推动三地联合办学落到实处,推动三地职业院校联合办学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是发展跨地区、跨院校特色专业群。充分了解京津冀三地特色发展专业,重点打造区域内特色专业群,例如,以高职、中职、职教集团、本科院校为依托,共同打造具有区域经济结构特点的专业群。

三是拓展实习、实训、实践基地功能,以优质项目为核心,重点打造京津冀地区职业教育合作育人项目群,利用跨区域大数据资源,建立共享平台,提升项目群育人功能和成效。

四是细化跨校区、跨省域联合办学机制,打造“一校多区”新型产教融合共同体,构建职业教育、科技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等共享和互联办学模式,创新构建京津冀职业教育深度融合新格局。

共建职教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健全完善督导机制

一是针对京津冀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评价的差异性,将现有高质量评价标准进行整合,共同建立适合三地职业院校协同发展的质量评价体系,通过质量评价推动三地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二是鼓励京津冀三地职业院校建立自查、自纠、自省机制,重视三地协同发展整体绩效考核,推动三地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向多元化、多样化方向发展。

三是重视职业教育教学全过程管理和跟踪测评体系的建立。京津冀三地共同合作开发数字化教学质量跟踪、测评平台,及时了解三地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人才培养成效和学生满意度等情况。

四是重点构建三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现代职业教育评价机制,以评价推动三地产业、行业、职业学校融合发展走向深处,推动三地职业院校类型发展、特色发展。

(作者单位系北京教育督导评估院)

《中国教育报》2024年06月04日第7版

作者:李薪茹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