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凝聚共识以有效化解网游退费纠纷

发布时间:2024-06-04 09:28:25来源:网络转载
中国互联网协会日前出台《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服务管理要求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首次提出细化退费标准和建议,根据各方过错情形,明确划分了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监护人等责任方的担责比例。其中明确,监护人帮助未成年人绕过防沉迷限制,或监护人未充分履行监护职责的情况,也将承担30%—70%的责任。

主持人语

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不仅影响学习和生活,也危害身心健康。如果再加上非理性打赏充值,则会雪上加霜,严重损害学生及其家长的利益,影响家庭和睦。解决这些损害、影响孩子成长的问题和日益增多的经济纠纷,最好的办法就是分清责任、各担其责。《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服务管理要求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的出台,可谓恰逢其时。本期3名大学生各抒己见,呼吁全社会形成合力,为未成年人营造健康、安全、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

青年说

从旧时的丢沙包、跳皮筋到如今的网游,青少年娱乐方式的迭代演变,诠释着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然而,未成年人大额充值网游难退费成为新的社会难点,本次出台的团体标准是推动解决“未成年人保护”与“游戏产业发展”对冲现状的一大举措。对此,媒体应发挥社会“瞭望者”“传声筒”与“把关人”的角色作用,运用传播矩阵,凝聚社会共识。

媒体是社会的“瞭望者”,不仅要具备新闻敏感,更要把握宣传时机。当前媒体在网游退费中多为“事后发声”,却鲜有“预警信号”。新规出台后,媒体应着力把握这一宣传契机。媒体宣传内容应聚焦于标准出台“为什么”“有什么”“如何做”等,起到宣传与解释的媒介功能,同步呼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与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提升的紧迫性。

媒体是社会的“传声筒”,不仅要发挥通知功能,更要聚焦宣传对象。此次新规面向的群体包含未成年人、家长群体及游戏平台,其受教育水平、触媒方式各异。媒体应充分考虑分众化属性,运用传播矩阵突破平台壁垒,以短视频演绎等各类适用性宣传方式达到精准化的传播效果。在有效教育和保护未成年人的同时,帮助家长与游戏平台厘清网游充值退费中各类情况的责任。

媒体是信息的“把关人”,不仅要承担筛选职责,更要注重宣传效果。当前报道多为对团体标准本身“划重点”,忽略了对受众意见的采集与反馈。媒体不仅应上传下达政策通知,也要下传上达群众声音,承担起社会论坛的职能,为广大受众提供讨论互动的平台。对于标准出台后的质疑声音,媒体应倾听、引导三方在议程讨论中从对立走向合力,达到推动退费问题切实解决的宣传实效。

媒体必须审时度势地明确宣传内容、聚焦宣传对象、监测宣传效果,避免团体标准“纸上谈兵”。要以宣传报道推动三方责任落实,共同为未成年人的成长保驾护航。同时,加强细则的宣传与解释,推动未成年人保护标准的界定,形成社会对于此次新规的广泛认同。只有这样,媒体才能真正发挥其社会责任,促进解决未成年人大额充值网游难退费的现实问题。

《中国教育报》2024年06月04日第2版

作者:董悦然(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