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努力让每个孩子“上好园”

发布时间:2024-05-17 09:13:27来源:网络转载
学前教育关系亿万儿童健康成长,关系千家万户和谐幸福,关系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

5月16日,教育部召开新闻通气会,介绍了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通气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重点强调了一组关键词——普及普惠安全优质,这也是未来学前教育的发展方向。

未来,将如何构建起覆盖城乡、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如何推进学前教育服务民生、服务强国战略越走越稳?对此,记者进行了采访。

推进普及,解决“入园难”

“如果让我用一个词描述我的从业生涯,那就是‘幸福’。”四川省成都市第十六幼儿园园长余琳由衷地感慨。

幸福,源自哪里?

“我们平乐古镇虽然偏远,但我们有高质量的幼儿园,我们的孩子是幸福的。”当地老百姓经常说起这样的话。在政策的推动下,该园通过领办分园,公办学位增加了10倍以上,还与区域内15所普惠性民办园结成发展共同体。在成都,一大批高质量的农村、乡镇幼儿园发展起来,优质学前教育资源覆盖率达到了89.04%。

“各级政府对学前教育投入不断增加,学前教育普惠性资源不断扩大。作为幼教工作者,我见证了学前教育的飞速发展。”余琳说。

放眼全国,透过一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学前教育的发展速度。

2023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1.1%,比2013年提高了23.6个百分点。同时,东西部区域差距也不断缩小。从2013年到2023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增长幅度超过20个百分点的17个省份都在中西部,四川凉山州雷波县入园率达到90%以上,青海果洛州达日县、玛多县入园率均达到80%以上……

发展速度的背后是教育部的顶层谋划。

谈及下一步发展计划,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表示,教育部将会同相关部门推进实施学前教育普惠保障行动,推动各地以县为单位完善资源布局,科学配置城乡学前教育资源。

“在城镇人口流入地区、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较低地区,稳步增加公办资源供给。农村人口流出地区办好公办乡镇中心园和必要的村园,开展巡回支教,既要防止资源浪费,又要避免布局调整造成新的入学困难。”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说。

强化保障,解决“入园贵”

“为切实减轻家庭教育负担,教育部将会同财政部坚持政府投入为主、家庭合理分担、其他多种渠道筹措经费的原则,不断健全学前教育投入保障机制,确保人民群众上得起。财政投入持续加大。”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介绍。

然而,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教育发展情况也不一样。不同地域的学前教育普惠性又该如何保障?

以北京为例,目前,海淀区普惠率已达92%,所有普惠园按统一标准实施补贴,统一标准收费。“我园实行普惠后,保育教育费收费标准降到了750元/月/生,不高于一级一类公办幼儿园政府指导价。市级生均补贴为每生每年12000元,海淀区区级生均补贴每生每年6000元,两项补贴合计达到18000元/生/年,且每半年划拨一次到幼儿园账户。”北京市海淀区世纪阳光幼儿园园长董燕说。

再看贵州。贵州省教育厅副厅长周进介绍,贵州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县建立了不低于600元/生/年的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制度,并对创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规划县给予4000万元省级资金支持,对提前申报县给予5000万元资金支持。

纵观全国,当前,我国构建起以普惠性资源为主体的办园体系,在城市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园治理,在农村构建县乡村学前公共服务网络。

“未来,在完善普惠保障机制方面,中央财政将继续安排支持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金,鼓励引导各地优化资源供给、完善投入等保障机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表示,要督促各地依照国家标准落实并提高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和普惠性民办园补助标准。

提高质量,解决“上好园”

芦溪县位于江西省西部,是革命老区、山区农业县。

“近年来,得益于国家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好政策,芦溪县的学前教育日新月异。”江西省芦溪县源南乡中心幼儿园园长刘玉丹连用了4个“今非昔比”形容:幼儿园的面貌今非昔比、师资力量今非昔比、教研工作今非昔比、保教质量今非昔比。

“过去,我们乡村附设幼儿班都是小学的老师轮流上课,现在县委、县政府通过定向培养、公开招聘等举措为所有幼儿园配足配齐了专任教师”“过去的乡村幼儿园几乎不开展教研活动,但是现在芦溪县配齐了专职幼教教研员,还组建了18人的兼职教研员团队”“以前老师们的教学方式是小学化的,现在老师们支持孩子自主游戏,在工作中充满了快乐幸福”……谈起变化,刘玉丹滔滔不绝。

刘玉丹认为,这主要得益于幼儿园和保教方式的变化,也离不开教育部的引导与支持。

近年来,教育部始终坚持尊重孩子、尊重规律,引导各地加强学前教育质量内涵建设,努力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园”的愿望。努力建强教师队伍,连续10年实施“幼师国培计划”,开展幼儿园园长和专任教师全员培训,教师队伍配备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印发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等方面专业文件,引导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在“学什么”“怎么学”和“教什么”“怎么教”方面不断开展实践探索。

为积极回应人民群众“上好园”需求,上海转变推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和方法。“上海将保障幼儿在园户外2小时活动作为撬动园所保教质量提升的支点,以‘最少的干预、最多的欣赏’来支持幼儿持续发展。”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杨振峰说。

在此基础上,为确保幼儿在园身心健康安全,教育部也在积极推动各地各幼儿园依法治教、依法办园,建立起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安防体系。

据悉,在今年的基础教育“规范管理年”行动中,教育部将组织开展幼儿园办园行为专项治理,将安全隐患排查、安全责任落实等列入规范整治内容,深入推进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提升试点工作,引导幼儿园开展自评实践探索,不断提高教师保教实践能力,以先进经验为引领全面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

本报北京5月16日电

《中国教育报》2024年05月17日第1版

作者:本报记者 张欣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