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一把手”成为教研活动的“主角”

发布时间:2024-05-15 09:24:10来源:网络转载
抓教育必须抓质量,抓质量必须抓教研,这是常识。但在“乱如麻”的工作中教研往往被领导所忽视,在许多地区、学校和很多情况下形成了口头上重要、具体工作上次要、忙起来可要可不要的尴尬局面。

为提高教研工作的实效性,2019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提出教研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服务学校教育教学、服务教师专业成长、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服务教育管理决策。“四个服务”为教研工作指明了方向。然而,从实践上看,包括市县教研部门在内,一些教研活动仍停留在听课评课、比赛评优的一般化层面上,指导性不强、含金量不高。

2022年8月1日,河北省承德市教育局新任局长孙喜明走马上任,他在第一次机关全体大会上指出第一个存在的问题便是“教研工作指导性不强”。“一把手”的首次亮相剑指教研,从此谁来抓教研及怎样抓教研不但提到了桌面,而且放到了重要、特别显眼的位置。

不久后,市教育局出台文件规定,从市教育局做起,“一把手”抓教研。区域教研的第一责任人是局长,学校教研的第一责任人是校长。同时,孙喜明在每次业务研讨会上反复强调,作为局长和校长对教研工作要亲自谋划、亲自督导,要形成制度、形成规范,要学习教研、支持教研。教研机构和中小学的教研活动也要按照“四个服务”的总要求,摆脱教研窠臼、拓宽教研领域、创新教研方式,努力提高教研工作对教学质量的贡献率。

“一把手”抓教研如何抓出实效,不能只是停留在文件中、会议上,而是不间断作出一个一个连贯动作。

一是出台《承德市基础教育教学教研工作晋档升级方案》,方案明确了基础教育教研工作各学段重点。比如小学以课程体系建设为抓手,建设乡村“小而美”学校;初中以有效课堂建设为突破口,打造“无辍学”班级;高中以教学资源库建设为载体,着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二是搭建“研训一体化”机制。教研与培训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两只翅膀,一体两翼。但由于种种原因,多年来是“各吹各的号”,“两张皮”现象严重,花钱不少,效果不好。从2023年开始,凡属于教师培训的项目涉及“跨科室”,“一把手”亲自调度,在操作上一概先由教研部门“出题”,再通过师训部门立项,最后回到教研部门具体主持实施。

三是开展全市全员岗位大练兵、教学大比武活动。活动分校级领导、中层和教师三个层面开展,每个层面提出四项内容。如在校领导层面分别提出构建学校课程体系、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推动教师自觉成长、指导课堂教学改革的本领,且每项内容又有具体细目。

四是配齐配强市县(区)学科教研员。市教研室通过公开招聘方式一次性配备了长期空岗的物理、政治、生物和历史4个学科的教研员;筹集资金100多万元开展学科基地建设,教研员以基地为家,开展蹲点教研,教研方式由“遍地刨坑”转为“打深井”。

连贯的动作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在滦平县,每月都要邀请专家举办专题报告会,每次活动局长都是点题、接待、聆听“一条龙”;在承德县一中,校长王占民协调编制部门,在内部谋划组建了教师发展学校,每周雷打不动开展活动,教师的迅速成长成就了“县中崛起”;高新区实验中学校长张宝柱开展“真情语文主题学习”研究,亲自带徒弟,有力带动了教研工作的开展……

过去,这样的教研活动“一把手”多数可能是“看客”甚至“缺席”,如今他们已然成为“主角”。

(作者单位系河北省承德市教育局)

《中国教师报》2024年05月15日第4版

作者:丁 鑫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