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看完315晚会,盘点出20多条,这些东西我再也不吃!快来看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4-03-21 09:10:31来源:网络转载
今年的315晚会算是彻底将一众商家的底裤给扒了下来,各种各样的食品质量问题让人看的触目惊心

原本还以为一些看着还不错的牌子却被曝出了大量的生产问题和食材安全问题

 

下面就来盘点一下今年315晚会里被曝出的有安全问题的食品吧!

梅菜扣肉?淋巴扣肉!

今年315晚会里比较重磅的食品安全问题应该就是梅菜扣肉预制菜了

梅菜扣肉作为我国传统名菜之一,喜欢吃这道菜的人可以说不在少数,不过因为梅菜扣肉制作过程繁琐,很多朋友都只能在餐馆里才能吃到这道菜

 

而预制菜的出现无疑是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毕竟只需要将这种预制菜买回来进行加热,就可以吃到美味的梅菜扣肉,以至于这道预制菜在网上的销量一直很高

 

但就在今年的315晚会上,阜阳市春天食品有限公司、安徽东辉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厨先生食品有限公司被曝出使用未经严格处理的槽头肉制作梅菜扣肉的问题

 

事件一经曝出就引起了轩然大波,因为这三家公司旗下的梅菜扣肉品牌受众人数可不在少数

就比如东方甄选就曾在直播间为安徽东辉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御徽缘梅菜扣肉”带过货,而且销量相当高。

 

这款问题梅菜扣肉在东方甄选直播间卖出去过5.3万单,销售金额高达317万元,而三只羊直播间也卖出了24.2万单,销售金额高达1400万元。

 

即使这两家直播间已经做出了退款补偿的决定,但已经被吃掉的食物存在安全问题是不争的事实。

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问题谁来补偿?

 

现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已经发布声明,国务院食安办、公安部、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今年将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严厉打击肉类产品违法犯罪专项整治行动”

 

这一次的曝光对于这一行业的打击可以说是相当沉重的。

过期食材废物利用

奶茶是年轻群体颇为喜欢的一款饮品,而国内很多奶茶品牌甚至已经借此市场进行了上市,而且市值还不算低

但就在今年的315晚会上,不少知名的奶茶品牌被曝出使用过期食材进行售卖。

 

其中,古茗奶茶被曝出旗下多家门店存在员工频频更改食材有效期标签、过期继续使用、新旧食材混合使用等行为

 

而知名奶茶品牌书亦烧仙草也被曝出了一样的问题,甚至员工判断食材过没过期全靠自己的嘴去尝

类似的问题在知名奶茶品牌茶百道的门店里也被发现。

 

这奶茶还能喝吗?本来就有很多人说奶茶不健康,这下被这几家这么一搞,以后奶茶估计更没人买了。

有“肉”的淀粉肠

今年315晚会中还有一个街头小吃塌房,那就是淀粉肠。

 

根据央广网记者调查,目前市面上销量比较高的五种品牌淀粉肠其配料表第一位都是肉

然后才是水、淀粉、白砂糖、味精、香辛料等调味料以及三聚磷酸钠、焦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诱惑红等添加剂

 

而肉也不是什么好肉,这些淀粉肠使用的肉都是鸡肉和鸡骨泥制成的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何计国曾表示,使用鸡脖泥和鸡架泥代替原有肉类的行为本质上就是以次充好和掺假

 

看来以后吃淀粉肠也需要多注意一下了。

以次充好的百果园

百果园作为国内知名的水果门店,不少朋友都有过在百果园购买水果的经历

不过在这次315晚会中,百果园也被曝出存在使用腐烂水果制作高价果切、隔夜水果放在冰箱然后次日充当鲜果卖的问题

 

而且这些门店的店员并不在意水果的质量问题,湖北财经曾报道,为了补充母乳的高女士曾在百果园购买椰子。

 

但买回去后却发现椰子的开口处有发霉的迹象,当高女士联系到店员时,店员却表示:“如果食用之后有什么问题,我们可以带你去医院

这是去医院的事吗?

 

其实不只是店员,说白了,很多品牌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有很多都来自店员的玩忽职守,店员自己都没当回事,甚至还是食品安全的罪魁祸首之一,这让人怎么能放心?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还有像各种速食丸子、硫磺熏过的百合、黄花菜、木耳等、甲醛泡过的白菜、面条、水果...

被爆出来的食品安全问题让人看得胆战心惊,有很多都是我们生活中都能看到的食物,有一些朋友还特别喜欢吃。

 

你要说国家不管这东西吧,那也不是,在自媒体上我们经常能看到各地的市场监督管理会时不时的抽查,去临检

而每年的315晚会与其说是媒体曝光,不如说是各地检查出来的质量问题的汇总

 

但为什么即使这样,食品安全问题还是屡见不鲜呢?

我国对食品安全的处罚分为两种,一种是针对生产者的,另一种则是针对销售者,这两者的处罚规格是不同的。

 

一般食品生产违法行为,最高可以处以100万元人民币的罚款,而严重违法行为或者影响较大的食品安全事件最高可处以300万元的罚款

而销售者就不一样了,销售者一般食品违法行为最高会处以50万元人民币的罚款,影响严重的则是150万

 

看起来这个罚款好像并不算低,但说实在的,对于那些在食品行业赚的盆满钵满的企业来说,这点钱压根就不算什么。

 

如果他们进行违法生产,可能节省下来的成本就高达上千万,长时间累积下来,节省下来的成本累计上亿都不是什么问题

 

处罚的成本小,但冒着法律风险去做事的利益很高,这就给了这些不法商家去违法生产的胆量,也让他们敢于向食品行业伸出黑手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